在它們短短十余年的生命中,給人類帶來了無數的歡愉,但它們的身后事卻有點麻煩。入土掩埋怕病菌傳染,想火化被“門市價”嚇退……由于條件所限,寵物的身后事成了不少市民的煩心事。近日,記者從全市唯一一家寵物無害化處理站了解到,原本是屬于公益性質的寵物尸體火化,卻在一些寵物醫院或寵物店的價目表上成了暴利項目,高兩百元一只的價格暴漲到五六百元甚至千元。
矛盾:
貓尸埋在鄰居窗下
丁老伯住在淞虹路某小區2樓,開窗就能看到小區綠化帶。
數天前,丁老伯見一名中年女子手持鐵鏟在樓下的綠化帶中忙碌,約10分鐘后離開。丁老伯下樓查看,在一棵小樹邊發現了女子自制的“寵物墳墓”,因為綠化帶土層本就不深,透過淺淺的一層土,甚至能看見寵物貓的尸體。“墳墓”正對著丁老伯家的窗臺,站在房間內,丁老伯就能聞到一股腐臭味。
小區居民對此很有意見。張阿姨說,天氣熱、氣溫高,貓尸淺埋在綠化帶中,腐爛后會污染小區環境。居委會工作人員經反復做寵物主人的工作,“寵物墳墓”終被清除。
閔行區劍川路某小區居民劉剛川遭遇同樣的煩惱,半個月前愛犬患病死亡,一家人在傷心之余也為愛犬的身后事而頭疼。劉剛川坦言,他曾將狗尸裝進塑料袋扔進小區的垃圾桶,但物業人員也無法處理,當天就找上門來還回了塑料袋。
為了讓愛犬得到安身之地,劉剛川開車沿著環線繞了一個上午,終將狗尸埋進了郊區的一處綠地中。
問題:
寵物尸體讓人頭疼
記者走訪了滬上多條街道,發現處理寵物尸體已成為“老大難”。環衛工人發現滿是蚊蠅的動物尸體,要特意取來防護衣、防護手套進行處理。
在場中路上,環衛工人孫阿姨的環衛車上始終掛著一只黑色的塑膠袋。孫阿姨說,在她負責清理的街道兩側,常有人亂丟寵物尸體,如狗、鳥、兔、貓等,還有些是流浪動物。這些動物尸體腐爛程度通常很高,有的被車輪碾壓過,十分難以清理。
孫阿姨說,清理路上的一具動物尸體,清潔工人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可能比清掃一條街更多。特別是炎炎夏日,環衛工人不僅要面對刺鼻的腐臭異味,更要面臨可能的病菌侵害。
記者從環衛熱線獲悉,熱線也接到過不少市民關于動物尸體的舉報。對于這些舉報,熱線工作人員會立即通知各區環衛部門著手解決,在派人清理寵物尸體后,這些尸體將會被送到專門地點進行處理。
市場:
寵物醫院大包大攬
記者從有關部門了解到,自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,上海市內養殖寵物的數量急劇上升,許多居民家中都養起了各種寵物,不僅是貓、狗、烏龜等傳統寵物,不少冷血類兩棲動物也成了另類寵物。但不管什么類別的寵物,寵物身亡后的尸體處理,一直是寵物飼養者的難題,許多動物尸體被隨意拋棄或掩埋。
數量眾多的寵物尸體如何處理?寵物醫院、商店成了寵物飼養者的首選,記者經過調查發現,約9成的市民在寵物身亡后,都在第一時間致電詢問了寵物醫院。
記者打電話向一家寵物店詢問。“沒問題,我們提供寵物身后服務,附近就我們一家。”對方熱情地說,“一切都包在我們身上。”
記者隨后來到這家寵物店。店主說,該店提供寵物尸體火化服務,平時業務不錯,每個月總能接到幾筆。“每具寵物尸體收費600元,保證兩個星期內拿到寵物骨灰。”
店主稱,上海的寵物火化服務十分火爆,需排隊。該店有“快速通道”,從上門接收寵物尸體到將火化后的骨灰裝瓶,由店里全部負責。
處理站:
火化率僅十分之一
近日,記者來到了永川路145號——上海浦南畜禽無害化處理站石龍路收集點。雖然地址已經搬遷,但名稱沒有改變,就是為了方便市民尋找。收集站于2002年開設,孫師傅和同事在石龍路上做了整整七年,今年由于房屋重新規劃,他們搬到一條路之隔的永川路上,為免市民找不到,他們特地申請保留了原電話號碼。
位于永川路上的收集站共有兩個門面,一個是用來接待,另一個就是冷庫用來存放市民送來的寵物尸體。每周一和周四,位于奉賢惠南路上的處理站會派專車過來將動物的尸體收走,然后進行統一焚燒,而位于永川路上的收集點是全上海唯一的收集站點。雖說是唯一的,但記者發現,來送寵物尸體的市民少之又少,偌大的冷庫里零星地放著幾個塑封好的紙板箱。
孫師傅告訴記者,目前平均每個月有500只寵物會送到他們這里來,但其中只有30%是市民自己送過來的,余下皆由寵物醫院移送。這個數目與原先上海統計的每年死亡寵物總數有很大的差距,按照死亡寵物總數超六萬的統計來看,每個月上海寵物死亡數應該在五千只以上,但作為上海唯一一個正規寵物火化場,火化的寵物數量僅占十分之一。
原因:
市場高價嚇退主人
由于處理站地處偏遠的奉賢海邊,很少有市民知曉,即便知道也不愿意千里迢迢將一具寵物尸體送去。為此,處理站特地在市區開設了石龍路收集點,每星期兩次從石龍路將寵物尸體集中運到奉賢處理站。
“誰說要幾百元錢?我們這里屬于政府撥款,事業性質,每只寵物就象征性地收五元錢而已。”孫師傅得知記者從市場上打聽到的價格后大吃一驚,立刻予以駁斥。
孫師傅告訴記者,該處理站隸屬農委,屬事業單位,每具寵物尸體火化按5元錢的統一標準,僅僅收個成本價,這些支付了5元錢的寵物尸體會被統一集體火化。此外,站里也有單獨火化的業務。
在收集站內,記者看到許多狗和貓模樣的容器。孫師傅說,這是用來裝骨灰的罐子,有些客人希望寵物尸體能夠單獨焚燒并保留骨灰,這樣的費用為兩百元,無論大小和品種。“即使是兩百元這個價格,也比外面的寵物醫院便宜很多。”孫師傅說,許多市民選擇自行解決寵物尸體,是被那些寵物醫院和寵物店開的高價嚇退了。
收費:
火化寵物暗藏暴利
記者走訪了多家寵物醫院和寵物商店,經調查發現,在寵物市場上,火化寵物尸體的開價普遍在200元至800元左右。但有些寵物店對名貴寵物火化的開價則有些離譜,一只純種的哈士奇犬,火葬費用竟然超過千元。
“按體型來算,大型犬500元起,小型犬200元起。”一家寵物醫院的店員說,院內設有貴賓服務,每接收一具寵物尸體,醫院都會派專車接送,顧客可以參加醫院舉辦的寵物追悼會。記者問價錢還能少嗎,店員笑著搖了搖頭,“不二價,如果是老顧客,可以打個9折。”
一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,寵物市場上的收費基本都是各家商戶自己說了算,根本沒有專門的標準,但實際上,一次大規模的寵物火化服務,每只寵物尸體的收費僅僅5元,就算是高檔次的火化服務,收費也才200元。
而在寵物市場上,寵物火化收費卻暴漲數十甚至上百倍,一些寵物商店、寵物醫院為了牟取暴利,甚至編造謊言,聲稱火化寵物的燃燒爐設置在外地,但實際上,全國唯一一家寵物無害化處理站就在本市,這些店家向顧客收取高昂的寵物尸體運輸費,都進入了自己的腰包。
現狀:
公益站點尷尬生存
記者采訪時發現,不少路過的市民將頭伸進來張望一下,然后馬上避之不及地離開。孫師傅告訴記者,這種情況在站點2002年剛開設時更普遍,也正是由于這個原因,永川路上的店面讓他們找了很久。
這次的搬遷讓孫師傅和同事們倍感艱辛。孫師傅說,當時要從石龍路搬遷時,希望離原址近一點,于是把新店定在附近的永川路上。但當孫師傅跟房東說是用來開動物尸體收集站的,多數房東都打了退堂鼓,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努力,收集點的店址才落實下來。
據介紹,浦南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站承擔了對全市動物進行處理的任務,包括海關邊防查扣未通過檢疫的畜禽,超市淘汰的不合格肉類制品,染病、病死的動物等。